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523MB0P45287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7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邵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邵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负责贯彻落实农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抓好农技推广队伍管理工作。 |
|||
住所 |
邵阳县农业局大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王军兰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邵阳县农业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4 |
7.4 |
|||
网上名称 |
邵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从业人数 |
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7年,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在省市领导的正确指导下,以示范基地建设为工作核心,在我县建设高标准的试验示范观摩基地2个,带动我县农业绿色、健康发展;以乡镇农技站星级服务创建、基层农技人员的能力提升与业务技能培训为工作重点,整体提高我县的基层农技人员的素质与业务技能,以创建农民田间学校和创新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为工作目标,在我县建3个规范化农民田间学校,全年共举行农民田间学校培训3次,同时在全县300多名基层农技人员当中遴选技术指导员100名,服务科技示范户1000户,(由于我县是贫困县,科技示范户以建档贫困户为主要遴选对象),以农业产业带动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引领我县贫困农户科技致富,产业致富。2017年,我县圆满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内容 1、建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基地2个: 1)建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示范基地150亩,“再生稻”一种两收,一季播种,两季收获,不仅缩减生产环节,节约生产成本,并且不打农药,绿色环保,更有利于桔杆还田,同时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居民健康,促进农民增收。今年3月,我局引进再生稻品种Y两优9918,在白仓镇迎丰村建再生稻基地150亩,白仓镇迎丰村交通便利,水利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再生稻的栽培,基地上,我们专门聘请了白仓镇农业站农艺师陈昌进驻地负责技术指导,对再生稻田的施肥,栽秧的行距、株距、每蔸秧的株数等田间亲自指导,4月份,再生稻秧插下去的时候,我站专门邀请了Y两优9918的制种专家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同时6月份,省总站的刘登魁副站长携同湖南农大专门研究再生稻生产的唐教授,冒雨到我们基地视察并亲自下田指导生产技术,并指出我们基地的再生稻生长存在的隐患与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在我们的精心管理下,以及各方专家技术指导下,再生稻的头季产量达到了665公斤每亩,再生季产量达到355公斤每亩,二季产总产量达1000公斤以上每亩。总产量超过了双季稻总产量70公斤每亩。为了推广我县再生稻的发展,今年8月份和11月份,分别组织了全县23个乡镇场基层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现场观摩并培训了再生稻的头季栽培技术管理和再生季的栽培技术管理,通过二次的观摩与培训,大大的提高了我县种粮大户对再生稻的种植兴趣与种植热情,纷纷提出明年他们要试种再生稻,并要我们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2)建“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00亩 综合种养技术,不仅有利于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治,同时可增加种养户的经济效益,今年4月份,我站在白仓镇坦湾村建“稻+鱼”综合种养基地100亩,水稻品种选取中稻品种隆两优华占高产抗病优质品种,鱼苗选取人工鲫,荷花鲤、草鱼等。在每丘田靠近田埂的地方挖宽、深各50厘米的鱼沟,田中央挖宽、深各50厘米的“十字形”或“田”、“井”字形鱼沟,每亩放养鱼苗70尾左右。经过我们的技术指导与科学管理,水稻产量达610公斤每亩,放养的鱼产量达106公斤每亩,按市场价30元每公斤,亩产值可多收益3180元。 2、提升基层农技人员业务技能 1)学历提升 为了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文凭的基层农技人员队伍,为我县科学农业,产业农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10月份,我站在全县300多个基层农技人员当中,选取2名年轻的骨干农技人员报考了湖南农大本科农学专业和2名年轻的骨干农技人员报考了湖南生物机电学校专科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习费用全部在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中开展。同时,由于经费有限,为了整体提升我县的农技队伍人员专业技能,我站主动联系了邵阳学院成考办,帮22名基层农技人员自费报考湖南农大、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12月成绩出来,有19个农技人员分别被湖南农大本科农学专业和湖南生物机学校专科农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录取。2.5年后,我县又将多出23名具有高文凭,高学历专业农技人员服务我县农业工作。 2)开展基层农技人员专业知识培训3期,科学在不断的发展,农业在持续的进步,知识在飞跃的更新,为了提高我县基层农技人员的专业技能,11月,在我县下花桥镇针对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了部分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水稻的科学种植和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培训人数50人。12月15日、我站又专门针对经济作物葡萄等的高产栽培、管理、病虫害的有效防治,组织了56名乡镇技术指导员在黄塘乡进行集中培训;12月23日,在局四楼会议室遴选组织了80名技术指导员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新农药管理条例的学习和网络平台的学习与应用,让科技田间化,有问题田间直接解决。 3、开展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和创新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方式 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应用成人教育理论,以问题为中心、农民为主体、田间为课堂,通过组织农民共同讨论分析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和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技推广方式。 是一种以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为特点的农民田间培训活动。具有发现问题准确、解决问题及时、科技服务紧密、技术推广到位的优势和特点,是当前农技推广最有效的模式,可以有效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优秀的辅导员团队是办好农民田间学校的前提和基础,为了提升我县县级辅导员的业务技能和教学技巧,9月份,我县选派粮油站的站长唐小勇、植保站的苏小平、经作站的站长张小果以及我站的站长王军兰4名资深的县级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到省织组的怀化芷江培训班培训一一个星期。回来后,立马组织我县23个乡镇场2名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基层农技人员在我局四楼会议室进行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并创新以往的农民田间学校教学方式,于11月21日,在我县七里山场会议室组织当地的柑桔种植户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柑桔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日,采用他们在怀化培训所学的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充分调动了参于农民田间学校培训的柑桔种植户的学习热情,让农民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了怎么认识柑桔的锈壁虱和防治方法。。 4、乡镇站星级服务创建 实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机构形象好、班子队伍好、管理运行好、工作业绩好、服务口碑好的“五好目标”,年初,我们对全县23个乡镇场星级服务创建工作制定了评选方案,4月份,2016年被局评定为三星级的黄塘乡农技站和塘田市镇农技站由于各方设施与服务做的比较好,被我县选送到市评选四星级乡镇农技站,由于我们这二个乡镇表现突出,都被市评为四星级乡镇农技站,黄塘乡农技站同时被选送到省参评省级和国家级五星级乡镇农技站,不负所望,我县黄塘乡农技站最终评为国家级五星级农技站。为了鼓励乡镇农技站的星级服务创建热情,我县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经费中面拿出部分做为星级创建奖励资金。2017年年底我县乡镇农技站星级服务创建工作通过评定三星级农技站7个(塘田市镇农技站、五峰铺镇农技站、塘渡口镇农技站、九公桥镇农技站、白仓镇农技站、谷洲镇农技站、塘渡口镇黄塘农技站),二星级农技站13个(黄亭市镇农技站、小溪市乡农技站、长阳铺镇农技站、下花桥镇农技站、诸甲亭乡农技站、郦家坪镇农技站、金称市镇农技站、金江乡农技站、河伯乡农技站、蔡桥乡农技站、长乐乡农技站、黄荆乡农技站、塘渡口镇霞塘云农技站),一星级3个(岩口铺镇农技站、七里山场农技站、罗城乡农技站)。 5、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的的遴选 今年,我县在全县遴选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能完成所承担的技术指导任务的农技人员技术指导员100人(其中种植业80人、畜牧业20人),与邵阳县农业局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小组签订技术指导员协议书,要求每一个技术指导员每户上门服务不少于5天,全年不少于150天。由于我县是扶贫县,在科技示范户的遴选上,以建档扶贫户为主,在全县种植大户和建档扶贫户上遴选科技示范户1000户(其中种植业800户,畜牧业200户),每个技术指导员负责10户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与农业服务。并与科技示范户签订服务协议,保证解决科技示范户在农业生产上的技术难题。并协助科技示范户在农业生产上同比去年增产5%以上。 6、网络书屋与手机APP的应用 由于通迅的飞跃发展,人手一台手机已成普遍现象,咫尺天涯不再是梦。为了把现代科学技术带入田间,中国农技推广推出了一个《中国农技推广》手机app,把全国基层农技人员全部登记注册,要求每一个基层农技人员全面熟练的运用APP,尽量让田间问题,田间解决。为此,我县专门针对这款app的运用,组织了我县100名技术指导员下载学习,并要求每次下乡服务,都要求拍照上传汇报。同时,省推广站推出一款网络书屋app《知农》,里面有海量的农业知识和最新的农业技术,要求每一位基层农技人员每个月都要进去下载阅读,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 为了真实了解目前农技人员的信息以及项目实施情况,同时,由于系统的整合,今年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绩效考评在系统填报时直接考评,为了不影响我县的推广项目,12月23日,组织了全县23个乡镇场的农技信息管理员在局四楼会议室进行培训,培训填报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录入,要求录入要准确、基层农技人员信息要求全面, 二、2017年工作存在的问题: 省里方案来的太迟,资金没有明确及到位,工作不好开展。 三、2018年的工作思路 1、建立示范基地3个: 1)建再生稻示范基地100亩,带动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5000亩。 2)建“稻+鱼”基地100亩,带动全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1000亩。 3)建新品种示范基地50亩,引进新品种试验示范,发展我县水稻产业。 2、建立示范性农民田间学校3所,开展农民田间学校培12期 将再生稻、“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油菜、玉米、水稻、花生、柑桔等作物的栽培技术、生产管理、无公害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方法带给农民,发展我县农业经济,提高我县农民的科学栽培知识。 3、开展农民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 1)县级辅导员培训:按省里的通知计划培训; 2)乡级辅导员培训:计划开展4期培训,一个季度培训一次,不断提升乡镇辅导员的指导能力和上课调动农民积极参与的能力,争取把每一个辅导员能把每一期的农民田间学校开展的生动有趣,每一位农民能积极踊跃参与; 4、田间信息化培训:2018年,我县计划组织全县23个乡镇场的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针对中国农技推广APP使用进行一次培训,要求所有的农技人员、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都能熟练运用中国农技推广APP,争取把田间问题,田间直接解决。 5、星级服务创建:制定创建方案,对表现突出的乡镇站予以资金奖励,对表现不合格的乡镇站,给予通报批评。充分调动各乡镇站的积极性,推动我县农技推广工作,为发展我县农业生产做出有力的保障平台。 6、提升基层农技人员专业技能: 1)学历提升:计划明年再次选送2名本科学历和2名专科学历的专业技能提升。 2)积极参与省里组织的各项业务知识培训; 3)组织各乡镇基层农技人员培训4次:计划每个季度组织一次乡镇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更新、提升现有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技能。 7、科技示范户的遴选:2018年计划在全县遴选科技示范户1000户,其中种植业800户,畜牧业200户,乡镇指导员100个,每个负责10户科技示范户。 四、2018年工作建议 建议把再生稻种植纳入双季稻补贴;再生稻,一种两收,省工省成本,且再生季不打农药,去年试验产量两季合计达1000公斤每亩,2017年双季稻两季产量合计845公斤每亩,再生稻同比双季稻增产155公斤每亩,因此,建议把再生稻种植纳入双季稻补贴当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王军兰联系电话:135****8990报送日期:2018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