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村支书水库机房值守7昼夜
时间:2007-08-12 来源:邵阳县政府门户网 【字体:


  邵阳县黄荆乡今年遇上了50年难遇的旱情,长乡村73岁的退休老人自愿担任村里“救命井”的管理员、田庄村村支书把家安在水库旁的抽水机房,“到处没有水,有的就是老百姓迎战旱魔的汗水。”黄荆乡乡政府工作人员说。

  为节水,都不喂猪了
  
  8月10日下午,黄荆乡长乡村,村支书刘武云刚从地里扛着一担玉米回来,见到我们,来不及拭去脸上的汗水,就忙着说起了村里的旱情。他所在的组62亩水稻只有1亩地的收成,村民喝水都得到两三里路外村里惟一的“救命井”去打水。记者看到,水井的出水口用一堵小水泥墙围了起来,只留有一个铁栅栏门供村民取水。水泥屋墙壁上用粉笔写着“如果有村民强行舀水,就罚款100元。”刘武云解释说,由于大旱,村民一致推举由威望高的退休老干部孟朝美负责义务管理,将井水定期定量分给村民,每户1担,3天1次,主要是用于饮用。
  
  孟老说,水井一旦干枯,大伙就只能到3公里外的地方去挑水喝。“虽然缺水,村民间却很体谅,为节约水,大家都不喂猪了,6个组共154人只喂了4头猪。”

  村支书把家安在机房里
  
  8月10日清晨5时,黄荆乡田庄村的村民就赶到水库边,准备将搁置了几年的水管、抽水设备重新启用,再不抽水灌溉,田庄村的几百亩水稻将颗粒无收。为了给抽水做准备,田庄村的村支书杨旭梅已经在水库边守了7个昼夜。
  
  杨旭梅说,自己有生以来还没有见过如此的大旱,几年前准备的电排搁置在水库边的机埠屋里,电动机的铜丝已被人抽走,不少值钱的设备也都悉数丢失。为了抗旱,村里几个干部贷款一万多元重新买回设备。安上机器之后,杨旭梅就将家安在了机埠里,每天晚上与机器相伴。简陋的小屋里,他用几个装肥料的编织袋垫在地上,就开始了漫漫长夜的守候。

订购2000公斤荞麦
  
  黄荆乡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干旱使水田大面积减收甚至绝收,为此,政府组织了村民自救,他们在农业部门订购了2000公斤抗旱植物――荞麦,足够种植3000亩地,收获后,能够保证村民的基本生活。[三湘都市报]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县数据局 |联系方式:0739-6821117(县政府办) 0739-6834107(县数据局)
网民监督举报电话:0739-6560308(县委网信办) 版权所有:邵阳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3007878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05230028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