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自2010年7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以来,在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增强依法用地意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邵阳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现行规划在实施中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形势。
从宏观背景变化来看,随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提升到实施阶段,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湖南省“一核四轴一环”开发战略与“3+5”城市群的构建,邵阳县也迎来了城市发展的新机遇。
从区域内部发展因素变化来看,“十二五”规划将邵阳市“东部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举措;随着潭邵、邵怀、安邵、邵永、邵衡、娄新等高速公路以及洛湛、怀邵衡铁路、沪昆高速等在内的网络化交通的构建,位于邵阳市域中部的邵阳县城,随着207国道的改造完成,县城区将位于邵阳市半小时交通圈内,与邵阳市中心城区连为一体,未来几年对城镇用地的需求将大幅增长。
近年来,众多建设项目落户我县塘渡口镇,使得塘渡口镇的用地趋于紧张,为确保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修改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41号)、《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与修改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资发[2012]10号)及《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我市<邵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市政呈[2013]67号)等文件的有关要求,以及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邵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评估报告》审查意见及其确定的主要规划调控指标为指导,邵阳县人民政府组织技术单位围绕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目标,结合邵阳县作为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战略承接地的重大背景,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及其与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关系,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统筹区域、城乡和各业用地,科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完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和措施,增强土地利用对邵阳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规划修改工作进展情况
我县于2013年6月底正式启动了现行规划的实施评估与修改工作,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技术单位进行现场调查,多方论证我县建设用地的需求,并多次向省国土资源厅进行汇报。省厅于
三、规划修改方案
根据
1、规划控制目标的落实
现行规划修改后到202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达到61303.61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实现53638.70公顷,建设用地总规模为15267.4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为12657.97公顷,城镇工矿用地为2866.86公顷,新增建设用地为1735.03公顷,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为
2、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结合邵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控制目标的调整,遵循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严格保护耕地和有效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合理需求的原则,对邵阳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其调整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邵阳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2006-2020年)
单位:公顷
地类 |
2005年 |
2013年 |
2020年 |
2020-2013年 |
|||||
面积 |
比例/% |
面积 |
比例/% |
面积 |
比例/% |
面积 |
|||
土地总面积 |
200101.42 |
100.00 |
200101.42 |
100.00 |
200101.42 |
100.00 |
0.00 |
||
农用地 |
耕地 |
60367.86 |
30.17 |
61116.24 |
30.54 |
61303.61 |
30.64 |
187.37 |
|
园地 |
2882.21 |
1.44 |
2799.19 |
1.40 |
2834.91 |
1.42 |
35.72 |
||
林地 |
94356.00 |
47.15 |
93467.18 |
46.71 |
94204.27 |
47.08 |
737.09 |
||
其它农用地 |
13919.22 |
6.96 |
13956.4 |
6.97 |
13661.59 |
6.83 |
-294.81 |
||
农用地合计 |
171525.29 |
85.72 |
171339.01 |
85.63 |
172004.38 |
85.96 |
665.37 |
||
|
建制镇 |
1144.88 |
0.57 |
1434.80 |
0.72 |
2500.00 |
1.25 |
1065.20 |
|
农村居民点 |
10425.05 |
5.21 |
10436.72 |
5.22 |
9791.11 |
4.89 |
-645.61 |
||
采矿及独立建设用地 |
483.16 |
0.24 |
512.08 |
0.26 |
366.86 |
0.18 |
-145.22 |
||
小计 |
12053.09 |
6.02 |
12383.60 |
6.19 |
12657.97 |
6.33 |
274.37 |
||
交通水利用地 |
交通用地 |
971.19 |
0.49 |
1191.26 |
0.60 |
1007.38 |
0.50 |
-183.88 |
|
水利设施 |
1147.58 |
0.57 |
1147.56 |
0.57 |
1183.99 |
0.59 |
36.43 |
||
小计 |
2118.77 |
1.06 |
2338.82 |
1.17 |
2191.37 |
1.10 |
-147.45 |
||
其他建设用地 |
408.51 |
0.20 |
407.96 |
0.20 |
418.08 |
0.21 |
10.12 |
||
建设用地合计 |
14580.37 |
7.29 |
15130.38 |
7.56 |
15267.42 |
7.63 |
137.04 |
||
其他土地 |
水域 |
3487.98 |
1.74 |
3480.68 |
1.74 |
3481.92 |
1.74 |
1.24 |
|
自然保留地 |
10507.78 |
5.25 |
10151.35 |
5.07 |
9347.70 |
4.67 |
-803.65 |
||
其他土地合计 |
13995.76 |
6.99 |
13632.03 |
6.81 |
12829.62 |
6.41 |
-802.41 |
3、建设用地布局调整
(1)建制镇用地布局
建制镇用地布局调整,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四级城镇用地体系,第一级为全县的中心城镇塘渡口镇;第二级为片区中心城镇用地,即长阳铺、白仓、五峰铺和九公桥共4个镇;第三级为一般建制镇用地,即黄亭市、金称市、塘田市、岩口铺、谷洲、郦家坪和下花桥共7个镇;第四级为其他集镇用地,即黄塘、霞塘云、小溪市、长乐、蔡桥、河伯、黄荆、罗城、诸甲亭和金江共10个集镇。
(2)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按照建设中心村、减少自然村、撤并零星户的原则,将农村居民点用地划分为村镇建设用地区和村镇建设控制区,进行农村居民点布局调整,促进零散的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提高土地利用率。规划期间,邵阳县拟规划建设10个具有一定规模,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小集镇。
(3)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布局
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以原有必须保留用地的改扩建及拥有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项目为基础适量安排,主要布局在霞塘云乡和黄亭市镇等西部乡镇。
(4)交通设施用地布局
在改善原有交通用地布局的基础上,建成以洛湛铁路、怀邵衡铁路、邵永高速、上瑞高速、320国道、207国道、224省道、317省道为骨干,县乡公路为主体的县域交通用地,形成由国道、省道、县道构成的交通网络。
(五)水利设施用地布局
水利设施用地主要用于水库的改扩建及堤岸的加固改造。其中堤岸的加固改造主要布局在资水、赧水、夫夷江沿岸,重点在县城两岸。
四、规划修改后的建制镇布局情况
县委县政府以保障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结合塘渡口镇等12个建制镇历年来用地情况,经多次会议讨论决定,从白仓镇、长阳铺镇、谷州镇、黄亭市镇、金称市镇、郦家坪镇等6个建制镇共调整
表2 邵阳县主要乡镇城镇用地规模与布局调整情况表
单位:公顷
乡镇 |
规划城镇规模(修改前) |
增加① |
减少② |
净增减 ①-② |
规划城镇规模(修改后) |
塘渡口镇 |
1081.67 |
420.82 |
0.00 |
420.82 |
1502.49 |
白仓镇 |
150.43 |
0.00 |
9.76 |
-9.76 |
140.67 |
长阳铺镇 |
124.32 |
0.00 |
7.82 |
-7.82 |
116.50 |
谷洲镇 |
74.89 |
0.00 |
23.23 |
-23.23 |
51.66 |
黄亭市镇 |
60.34 |
0.00 |
12.18 |
-12.18 |
48.16 |
金称市镇 |
96.90 |
0.00 |
28.29 |
-28.29 |
68.61 |
郦家坪镇 |
45.02 |
0.00 |
9.64 |
-9.64 |
35.38 |
合 计 |
1633.57 |
420.82 |
90.92 |
329.90 |
196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