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政府 > 政策法规及解读
守护绿水青山,打好环境治理战——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文件名称: 守护绿水青山,打好环境治理战——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统一登记号:
索引号: 发文编号:
公开目录: 政策法规及解读 公开责任部门:
发文日期: 公开形式:
生效日期 : 效力状态:

9月21日上午湖南省迎接党的十九大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发布会在长沙召开。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一鸥发布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成就的相关新闻并答记者问,省环保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谢立也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过去5年来我省环境质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2013年以来全省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城市降水酸雨频率和浓度双双下降地表水水质整体呈好转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政府专门印发了环境质量考评办法,对市县两级大气、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考评和通报对存在环境质量问题的市县政府,采取专函警示、约谈、区域限批和督查问责等多种形式进行问责实践证明,这是推进环境质量改善行之有效的手段。
  空气质量方面今年1月至8月,全省14个市州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4微克/立方米、68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分别下降65%、29.9%。像发达国家曾经在重污染时期PM10下降二三十个百分点,少则用了10年至20年多则20年至30年,我省在3年至5年能下降29.9%可谓变化非常大。
  空气质量的改善带来城市降水的变化:今年1月至8月全省城市降水的pH均值为5.01,比2013年改善了0.6个pH单位城市降水的酸雨频率为56.8%,比2013年改善4.8个百分点。
  水环境质量方面今年1月至8月,全省地表水419个省控断面水质总体为优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0.7%;Ⅳ类及以下水质断面占9.3%与2012年同期相比,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提高5.4个百分点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下降2.2、2.0和0.9个百分点。
  我省环境质量还存在一些问题:
  大气方面14个市州没有一个城市的PM2.5指标达标;长株潭城市群冬春季节大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在其他大气主要污染物下降的同时,臭氧已成为影响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主要污染因子之一。
  水环境方面11个洞庭湖湖体断面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主要污染物为总磷;个别“水十条”国家考核断面长期不达标问题突出如湘潭涟水入河口、益阳桃谷山和大通湖等断面,大通湖断面平均值低于“水十条”考核3个目标水质类别。
  问:今年4月份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我省这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今年4月24日至5月24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我省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进驻督察,7月31日向我省反馈督察意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觉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各项工作落实,得到了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和国家环保督察办的充分肯定。
  省委、省政府做好这项工作主要采取了几大举措——
  一是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推动形成了“管行业的要管环保、管发展的要管环保、管生产的要管环保”的环境保护齐抓共管大格局切实提升了各级各部门及党政领导干部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责任担当。
  二是通过强力手段推动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倒逼企业落实治污责任形成打击违法排污的高压态势,规范企业落实环境保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是借力中央环保督察结合我省环境治理战役,推动解决一批全省面上的和历史遗留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通过加强规划布局和疏堵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如中石化益阳分公司油库码头位于资江益阳中心城区段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建于上世纪60年代距自来水水厂取水口很近,对益阳市中心城区饮用水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通过中央环保督察,趸船输油附属物及与之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已全部拆除到位输油趸船驶离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四是通过受理信访举报和推动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期待和重大关切。
  如2015年以来,邵阳县下花桥镇的合山养殖场因环境污染问题,引发与当地群众矛盾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将其作为第一批群众信访件进行交办。邵阳县委对合山养殖场环境污染事件存在失职行为的28名公职人员进行追责短短1周时间,该养殖场转运生猪1.45万头全面完成污染防治设施升级改造。
  截至9月17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我省交办的4583件信访件,已办结4576件(其中完全办结4200件,部分办结376件)办结率99.85%;责令整改企业4025家立案处罚1223起,罚款金额6854.25万元立案侦查136起,行政、刑事拘留180人约谈1379人次,问责1370人次在前三批被督察的23个省份中,我省在立案侦查件数、拘留人数、约谈人数、问责人数等4个方面均排第一位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我省的7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3个其余63个正在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问:从2013年以来我省一直在推进实施湘江保护与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请问这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2013年,省委、省政府将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省“一号重点工程”2013年至2015年,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共关闭淘汰涉重金属企业1013家实施1740个整治项目,湘江干流长株潭江段两岸1000米范围内、其他江段500米范围内的2273户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退出封堵排污口近100个。
  2016年至2018年为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期主要目标是全面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全面治理干流和主要支流两岸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全面实施各县市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重点区域企业搬迁、关停和遗留固废治理实现湘江水质继续全面好转。2016年已按计划完成整治项目628个。
  这5年来取得的成绩可以用4个“明显”来概括: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湘江干流从2014年起实现重金属浓度全面达标。2012年湘江干流、支流断面水质达标比例分别是88.81%、79.2%;今年1月至8月已分别上升到97.8%、97.1%。
  湘江流域产业结构明显升级主导产业已由过去的有色、钢铁、化工、造纸等产业,升级为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电子科技、机械制造等高技术含量产业。
  各级各部门环保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省市县各级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协调机构,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通力协作,探索建立了湘江流域水质考核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污染治理第三方运营、多渠道投融资等工作机制。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明显提升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娄底冷水江等老工业区加快转型步伐,湘江流域正朝着“江水清、两岸绿、城乡美”的美好愿景迈进。
  问:环境治理战役写进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6月份召开了环境治理推进会,请问目前这项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今年全省两会期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切实打好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三大攻坚战役”“六·五”环境日,许达哲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让三湘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省环保厅建立了“五个一”的工作制度(即一月一调度一月一考评,一月一会商一月一通报,一月一交流)取得较好实效。
  一是强力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进省“一号重点工程”向“一湖四水”延伸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十大重点工程”。全省实施整治项目511个已完成69个,在建341个全省完成黑臭水体整治67处,开工70处全省170个产业园区有102个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全省305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中有48个已完成验收,135个已建成。
  二是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截至8月底,已淘汰燃煤小锅炉663台合计1701.8蒸吨;完成12台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66家。
  三是启动实施土壤污染治理出台《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划定3679个农用地详查单元在全国率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布设。2016年、2017年度启动的62个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如期推进加快推进常德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问:我省是农业大省我省农村环境在过去5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近年来我省按照“整县推进、以县为主、以奖代补,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县(市、区)为基本单元整体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全省有农村区域的126个县市区(含县级管理区)已全部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全省覆盖其中,22个县市区通过验收纳入省政府绩效考核的4000个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部完成。全省126个县市区1.48万个农村行政村中有农村保洁员60588名。
  农村环境明显改善污水直排、垃圾成堆的问题,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决。
  群众环保意识逐步提高从最开始的政府引导,到现在主动要求搞好周边环境农村地区群众正在形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多数农村地区逐步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有些县专门出台了农村环境整治奖励和惩罚政策。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县数据局 |联系方式:0739-6821117(县政府办) 0739-6834107(县数据局)
网民监督举报电话:0739-6560308(县委网信办) 版权所有:邵阳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3007878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05230028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