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点专题 > 夫夷清风
“夫夷清风”第十三期 | 周恩来的十条家规
时间:2023-11-20 来源: 【字体: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县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 (兼) 胡敏

讲述廉洁故事,传承优良家风,传播廉洁文化,弘扬清风正气,欢迎收听夫夷清风。大家好,我是本期清廉故事讲述人胡敏。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周恩来的十条家规》。

周总理不仅是党风的楷模、治国的典范,也是治家的榜样。他对家人、亲戚、晚辈倍加关爱,但是绝不娇宠溺爱,家风如潺潺流水,清澈透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总理曾专门召集家庭会议,定下“十条家规”:

1.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只能在出差顺路时去看看;2.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3.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4.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5.不许请客送礼;6.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7.凡个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8.生活要艰苦朴素;9.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10.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侄子周尔辉的父亲是烈士,周总理将其接到北京抚养。当时北京办有干部子弟学校,是专门培养烈士、高级干部子女的。但周总理没有让周尔辉上这样的学校,而是让他到普通的二十六中学住校学习,还特意嘱咐无论是领导谈话、填写表格,还是同学交往,千万不要说出与他的这层关系。后来,周尔辉在北京钢铁学院任教,1961年结婚,学院领导为解决他夫妻分隔两地的难题,把他爱人从淮安调到学院子弟小学任教。周总理知道后非常气愤,批评道:“这几年遭受自然灾害,中央调整国民经济,北京市大量压缩人口,国务院也正在下放、压缩人员,你们为什么搞特殊化,不带头执行?”邓颖超也给侄子、侄媳做工作:“伯伯是抓压缩城市人口工作的,他要带头执行这项政策。”最终,周尔辉夫妇一起调回了淮安工作。周总理说,我自己没有孩子,但要教育侄子侄女走自己这一条路。

从1910年春随伯父赴东北,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再没有回过故乡淮安。他的秘书王伏林曾回忆:“总理离家后,虽然没有回过一次,但他经常思念淮安,思念家乡。那年总理从广州飞北京,快到淮安上空时,特意走到驾驶舱中,从飞机上看淮安。”1958年6月,周总理亲笔给时任淮安县副县长及淮安县委写信,希望当地平掉周家祖坟:“我家有一点坟地,落在何方,我已经记不得了。如淮安提倡平坟,有人认出,请即采用深葬法了之,不必再征求我的意见。我先此函告为证。个人家事,麻烦你们甚多,谨致谢意,顺祝健康!”1961年9月,周恩来在庐山开会时曾说:“现在不能回去。一回去就找麻烦,亲戚们全找来了。我满足不了他们。我要等到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我再回去。”

“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周总理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砖一瓦、一钱一物,却为后人留下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家风家规,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子孙为之自豪,世人为之敬仰。(澎湃网)

扫一扫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县数据局 |联系方式:0739-6821117(县政府办) 0739-6834107(县数据局)
网民监督举报电话:0739-6560308(县委网信办) 版权所有:邵阳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3007878号 湘公网安备 43052302000107号 网站标识码:4305230028
主办单位:邵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邵阳县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