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审字(2021)第C1104号
邵阳县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为贯彻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的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和《湖南省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湘财绩〔2020〕7号)等文件精神,受邵阳县财政局委托,对邵阳县农业农村局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实施了资料收集与审阅、账务核实、座谈交流、实地核查、问卷调查、分析计算等必要的评价程序,评价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预算编制与执行、资金分配与使用、资金监管、财务会计信息、组织管理、绩效完成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现将绩效评价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决策背景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加强建设管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2.项目主要内容
(1)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19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湘农发[2019]82号)、《关于印发<湖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湘农发[2019]156号)、和《财务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19]46号)文件要求,安排邵阳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8万亩,其中高效节能水面积0.4525万亩。项目建设区域范围涉及五峰铺镇、岩口铺镇、下花桥镇、白仓镇、蔡桥乡、塘田市镇、九公桥镇、塘渡口镇、长乐乡、黄亭市镇、郦家坪镇、黄荆乡等12个乡镇22个行政村,共划分为17个标段。邵阳市农业农村局对邵阳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和任务、预期效益、单项工程计划进行了批复(邵农业[2019]91号),批复的投资总额为7798.6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039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759.68万元)。
(2)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下达2020年农田建设任务的通知》(湘农发[2020]5号)和《关于印发〈湖南省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湘农发[2020]61号)的文件要求,2020年度,邵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涉及7个乡镇35个行政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9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00亩。邵阳市农业农村局于2020年6月11日批复(邵农业[2020]61号)邵阳县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合计953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6545万元省级资金2991万元),其中塘渡口镇等4个乡镇16个行政村,共计投入财政资金512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金称市镇等3个乡镇22个行政村,共计投入财政资金4416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76万亩。
(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1.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和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订了《邵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县农业农村局设立了专帐,实行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质量。
邵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于2020年8月编制了《邵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手册,内容涵盖实体工程施工规范、监理工作职责、监理单位考核办法、施工单位考评办法、工程量现场签证操作程序等。
2.资金安排和到位情况
2019-2020年共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17120.68万元,其中2019年7798.68万元、2020年9322万元;共收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14070.68万元,其中2019年7798.68万元、2020年6272万元。明细情况如下:
下达日期 |
文件号 |
资金用途 |
计划资金 |
到位资金 |
2019-6-1 |
湘财预【2019】97号 |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
820.00 |
820.00 |
2019年9月30号 |
湘财预【2019】97号 |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
225.00 |
225.00 |
2019年11月18号 |
湘财预【2019】57号,湘农发【2019】117号 |
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
1534.68 |
1534.68 |
2019年11月18号 |
湘财建指【2019】44号 |
发展专项中央预算内基建资金 |
1159.00 |
1159.00 |
2020年5月26号 |
湘财预【2019】97号 |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
2000 |
2000 |
2020年7月31号 |
湘财预【2019】97号 |
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
2060 |
2060 |
2019年合计 |
7798.68 |
7798.68 |
||
2020年7月 |
湘财预【2019】281号 |
中央灾毁农田修复资金 |
200 |
200 |
2021年1月27日 |
湘财预【2019】281号 |
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
2000 |
2000 |
2021年2月9号 |
湘财预【2019】281号 |
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
50 |
50 |
2020年12月 |
湘财预【2020】58号,邵财农指【2020】31号 |
省级专项扶贫资金 |
900 |
900 |
2021年6月1号 |
湘财预【2020】188号 |
中央灾毁农田修复资金 |
331 |
331 |
2021年7月1号 |
湘预财【2020】58号,邵财农指【2020】31号 |
省级专项扶贫资金 |
2254 |
2254 |
2021年7月1号 |
湘预财【2019】197号,邵财农指【2020】54号 |
省级专项扶贫资金 |
537 |
537 |
|
湘财预【2019】281号 |
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
3050 |
|
2020年合计 |
9322 |
6272 |
||
2019-2020年合计 |
17120.68 |
14070.68 |
3.资金使用情况
截止2021年9月30日,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共计使用10913.07万元,其中2019使用6959.99万元,2020年使用3953.08万元。明细情况如下:
序号 |
年份 |
费用名称 |
金额(元) |
1 |
2019 |
工程款 |
66,326,713.17 |
2 |
2019 |
监理费 |
1,518,200.00 |
3 |
2019 |
项目验收费 |
297,000.00 |
4 |
2019 |
审计费 |
282,100.00 |
5 |
2019 |
勘察设计费 |
675,000.00 |
6 |
2019 |
上图服务费 |
300,000.00 |
7 |
2019 |
管理费 |
200,857.00 |
2019年合计 |
69,599,870.17 |
||
1 |
2020 |
工程款 |
14,345,135.00 |
2 |
2020 |
工程款 |
16,450,000.00 |
3 |
2020 |
灾毁项目 |
3,020,202.28 |
4 |
2020 |
土壤改良 |
2,132,900.00 |
5 |
2020 |
道江水库 |
600,000.00 |
6 |
2020 |
监理费 |
1,050,000.00 |
7 |
2020 |
勘察设计费 |
1,042,500.00 |
8 |
2020 |
2020灾毁 |
98,000.00 |
9 |
2020 |
接移交管理费 |
692,800.73 |
10 |
2020 |
付2019年高标监理费 |
75,286.00 |
11 |
2020 |
管理费 |
24,000.00 |
2020年支出合计 |
39,530,824.01 |
(三)绩效目标完成程度
1.总体绩效目标
将项目区的农田建设成为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推动土地向种植大户、种粮能手集中,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增加农机整体装备,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加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农民培训力度, 项目区农民种田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良种良法在项目区全面推广;通过合理耕作、平衡施肥、秸杆还田等农业技术措施的实施,进一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保水、保肥、通气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完善农田林网建设,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防御于热风,调节田间小气候,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大力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微灌喷灌、覆膜沟播、适水种植等综合节水措施,提高项目区灌溉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年度绩效目标
2019年新增和改善灌溉排水面积4.8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4525万亩,年节约水量195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5%,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04万亩,增加机耕面积4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提高10%,道路通达率95%以上。预计每亩可增产粮食等农产品100公斤,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80万公斤,年新增油料生产能力144万公斤,其他农产品20万公斤。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数12500户,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53752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680万元,项目区公众满意度93%以上。
2020年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3.73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2.2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年节约水量135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提高40%,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0043万亩,增加机耕面积1.76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提高40%,道路通达率90%以上。预计每亩可增产粮食等农产品100公斤,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96万公斤,年新增油料生产能力128.6万公斤,其他农产品53.5万公斤。项目区年直接受益农户数15700户,直接受益农业人口数76015人,直接受益农民年纯收入增加总额920万元,项目区公众满意度95%以上。
3.实现的产出情况
通过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排水面积4.8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4525万亩,年节约水量195万立方米,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04万亩,增加机耕面积4万亩。预计每亩可增产粮食等农产品100公斤,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80万公斤,年新增农业总产值1137.73万元,项目区农民新增纯收入总额443万元。
通过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4.03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2.2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年节约水量135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5%。增加机耕面积1.76万亩,田间道路通达度90%。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从决策、过程、产出和效益四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年度预算资金安排提供重要依据。
(二)绩效评价实施情况
为完成此次评价工作,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整个过程分为前期准备、具体实施和工作总结三个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方案设计、指标体系制定、组织等工作。2021年8月31日《邵阳县财政局关于开展县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扶贫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邵财绩〔2021〕5号)中,明确了评价对象、评价依据、评价内容、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指导组和绩效评价工作评价组,确定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实施阶段:(1)资金使用单位按通知要求,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进行自我评分,撰写自评报告;(2)评价工作组审核有关邵阳县农业农村局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的方案、计划、监督检查、考核、资金安排与使用等情况;(3)工作组赴白仓、塘田市等镇,对资金的使用和项目开展等情况,进行实地查看、调查走访、开展问卷调查;(4)根据资料审核和调查走访情况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5)对照打分情况对项目的决策、过程、产出和效益情况进行分析,对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形成共识。
工作总结阶段:对评价工作组织实施的过程进行总结,与委托方、评价单位就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充分沟通,按照绩效评价通知的时间要求按时报送绩效评价报告。
三、绩效评价结论
本次评分依据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制定并通过专家组论证的指标评价体系及评分标准,通过现场收集、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的数据,项目组对邵阳县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进行了独立客观的评价,最终评分结果为86.1分,评价等级为“良”。各部分权重和得分情况见下表。
一级指标 |
权重 |
2019年得分 |
2020年得分 |
平均得分 |
决策 |
15 |
15 |
15 |
15 |
过程 |
25 |
22.28 |
21.11 |
21.70 |
产出 |
30 |
25 |
23 |
24 |
效益 |
30 |
26.6 |
24.2 |
25.4 |
合计 |
100 |
88.88 |
83.31 |
86.1 |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决策指标包括决策过程(5分)、绩效目标(5分)、资金投入(5分)三方面的内容。
邵阳县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决策依据充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县委政府决策,与项目实施单位职责密切相关,资金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要求,项目有年度工作任务目标,目标设置客观、合理。1.邵阳市农业农村局对邵阳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资和任务、预期效益、单项工程计划进行了批复(邵农业[2019]91号),批复的投资总额为7798.6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6039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759.68万元)。安排邵阳县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8万亩,其中高效节能水面积0.4525万亩。项目建设区域范围涉及五峰铺镇、岩口铺镇、下花桥镇、白仓镇、蔡桥乡、塘田市镇、九公桥镇、塘渡口镇、长乐乡、黄亭市镇、郦家坪镇、黄荆乡等12个乡镇22个行政村,共划分为17个标段。
本项指标总分15分,2019—2020年评价得分平均为15分。
(二)项目执行过程情况
项目过程指标包括资金管理(12分)、组织实施(13分)二方面的内容。
1、资金管理情况
2019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投入资金7798.6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7798.68万元,资金到位率100%;资金实际使用6959.99万元,预算执行率89.25%。
2020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计划投入资金9322万元(其中统筹资金6000万元,中央农田灾毁修复资金331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991万元),实际到位资金6272万元,资金到位率67.28%;资金实际使用3953.08万元,预算执行率63.03%。
资金使用基本符合财经法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专项资金规定的用途,未发现截留、挤占、挪用、虚列专项资金的情况。
2、组织实施情况
根据财政项目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和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订了《邵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县农业农村局设立了专帐,实行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质量。
邵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于2020年8月编制了《邵阳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规范》手册,内容涵盖实体工程施工规范、监理工作职责、监理单位考核办法、施工单位考评办法、工程量现场签证操作程序等。
项目实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项目支出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较完备,专项支出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较齐全并及时归档;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基本落实到位;通过进度监管及审计,未发现管理漏洞和违规违纪问题。
本项指标总分25分,2019—2020年评价得分平均为21.7分。
(三)项目产出情况
项目产出指标包括产出数量(12分)、产出质量(8分)、产出时效(5分)、产出成本(5分)四方面的内容。
1、通过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排水面积4.8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4525万亩,年节约水量195万立方米,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2.04万亩,增加机耕面积4万亩。预计每亩可增产粮食等农产品100公斤,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80万公斤,年新增农业总产值1137.73万元,项目区农民新增纯收入总额443万元。
2、通过202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达标面积4.03万亩,新增和改善排水达标面积2.2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1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3万亩,年节约水量135万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提高15%。增加机耕面积1.76万亩,田间道路通达度90%。
本项指标总分30分,2019—2020年评价得分平均为24分。
(四)项目效益情况
项目效益指标包括经济效益(6分)、社会效益(6分)、环境效益(6分)、可持续影响(6分)、社会满意度(6分)五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项目建设,可极大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化进程,推进绿色、环保、高质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扎实基础。项目实施建成后,将会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交通条件,减少水土流失,节省土地和水资源,耕地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为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本项指标总分30分,2019—2020年评价得分平均为25.4分。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任指挥长、分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的邵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作。指挥部常驻人员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政府办副主任负责,从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财政局等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专门工作班子,专职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
2、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严把工程质量关。择优选择技术力量雄厚、工程监理经验丰富的监理单位,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理,严把工程质量;县农业农村局实行班子成员联标段制度,对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负责;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挥部常驻人员分成两个工作组,对各标段进行常态化巡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
维护基础设施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但目前农田基础设施没有得到相应的维护,农业生产者只重视农业生产活动,不重视公共农田灌溉等设施,导致基础设施缺乏管理,设备维护不到位。而且,多数基础设施处于室外,季节变化对设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缩短了设施的使用寿命,限制了农田水利设施功能的正常发挥。一般情况下,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由当地村委会管理和维护,但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没有建立维护机制,导致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管理工作不够深入。对高标准农田项目的争取积极性较高,对建设的过程较为重视,却忽略了建后的管护工作,一些破损的路、沟、渠等未能得到专业维修,也缺乏专业的管理。
2.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科技服务和建后管护等方面的内容。机构改革后,原来多个部门负责实施农田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职责整合到农业农村局,人员编制大量缩减,接手从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人员普遍年龄偏大,且均不是科班出身,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未能形成系统完备、分工明确、层次清晰、上下衔接的人才队伍体系,导致工作推进滞后。
六、有关建议
(一)创新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
建议相关部门创新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维护机制,加大对农机设备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力度。一是引导农业生产者树立对基础设施的爱护意识,促使生产者在使用的同时做好维护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关注细节问题,做好基础设施的保养与维护,这样的维护效果远高于管理效果。二是完善建后管护制度。重视建后工作力度较为薄弱的管护环节,实现有人管、有钱管、管得好。项目建成后要办理移交手续,签订后期管护合同,确立责任人与责任单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固定资产不流失。确立基础设施与农田维护周期,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恶意损坏基础设施、破坏田地的人予以严惩。通过科学完善的农田管护制度,提升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农田保护意识,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投入,特别是基础设施保护部分,定期修理或更换设施零部件,对设施进行保养,尽可能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管理队伍素质
高标准农田建设有着成熟的管理办法与程序,与其相配套的从实施方案到招投标、从施工监理到财务、从项目检查到竣工验收的政策与规范十分全面,相关部门也出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明确了农田建设的国家级标准,填补了业务空白。因此,项目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了解通则中提出的要求,提升自我工作能力,掌握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知识。农业农村局应加快构建集中统一高效的农田建设管理新体制,整合配齐农田建设管理业务技术骨干力量,认真组织学习并贯彻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耕地质量等级》以及《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等有关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建立高素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人才队伍。
七、附件
1.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2.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3、自评报告和评分表
4、现场评价回执
5、问卷调查
6、绩效评价附件
湖南人和人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
(盖章)
湖南·邵阳
中国注册会计师:
(盖章)
二0二一年十月二十七日
附件1
邵阳县农业农村局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表
填报日期:2020年10月18日
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名称 |
邵阳县农业农村局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 |
||
项目内容 |
邵阳县农业农村局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
|||
项目单位 |
邵阳县农业农村局 |
|||
项目属性 |
□经常性 □一次性 □新增 √延续 |
|||
本次评价 工作的目的 |
为了了解邵阳县农业农村局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取得的效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
|||
资金情况 |
2019-2020年共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17120.68万元,其中2019年7798.68万元、2020年9322万元;共收到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14070.68万元,其中2019年7798.68万元、2020年6272万元。共计使用10913.07万元,其中2019使用6959.99万元,2020年使用3953.08万元。 |
|||
项目概况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聚焦重点区域,统筹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加强建设管理,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切实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
|||
评价指标 |
评价情况 |
评价 计分 |
||
一级 |
二级 |
|||
决策 |
决策过程 (5分) |
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县委政府决策,与项目实施单位职责密切相关,计2分;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相应的手续,计3分。 |
5 |
|
绩效目标 (5分)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有工作任务目标,目标设置客观、合理,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计5分。 |
5 |
||
预算编制 (3分) |
经过科学论证、预算内容与支出内容匹配,计1分; 预算额度测算依据充分,按照标准编制,计1分; 预算支出投资额或资金量与工作任务相匹配,计1分。 |
3 |
||
资金分配 (2分) |
预算资金分配依据充分,计1分; 资金分配额度合理,与项目支出实施单位或地方实际相适应,计1分。 |
2 |
||
过程 |
资金管理 (12分) |
2019年项目实际到位资金7798.68万元,计划投入资金7798.68万元,到位率100%;2020年项目实际到位资金6272万元,计划投入资金9322万元,到位率67.28%,平均得分1.68分; 2019年项目实际支出资金6959.98万元,预算执行率89.25%;2020年项目实际支出资金3953.08万元,预算执行率63.03%,平均得分1.52分; 专项资金使用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计8.分 |
11.2 |
|
组织管理 (9分) |
已按相关要求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4分;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预算支出调整及支出调整手续完备,预算支出合同书、验收报告、技术鉴定等资料齐全,但未及时归档,预算支出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落实到位,计3.5分。 相关政策宣传不够,计3分。 |
10.5 |
||
产出 |
产出数量 |
因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还未全部验收,因此该项指标扣1分,计11分。 |
11 |
|
产出质量 |
项目完成质量一般,计5分。 |
5 |
||
产出时效 (5分)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未按计划完成,但理由充分,计3分。 |
3 |
||
产出成本 |
项目所在地亩均投入财政资金未超标准,计5分。 |
5 |
||
效益 |
项目效益 (30分) |
因部分项目还未验收,因此2019-2020年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可持续性影响等按85%计分,计20.4分。 合格问卷调查样本量中,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政策满意的样本量为92%,计5分。 |
25.4 |
|
总分 |
|
86.1 |
||
评价等次 |
□优(90分以上) ■良(80分-90分) □中(70分-80分) □低(60分-70分) □差(60分以下) |
附件2
邵阳县农业农村局2019—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评分表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指标解释 |
分值 |
评价内容与计分 |
评分 |
决策 |
决策 |
决策 依据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是否与预算支出实施单位职责密切相关。 |
1 |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的计1分,否则计0分。 |
1 |
1 |
与预算支出实施单位或委托单位职责密切相关的计1分,否则计0分。 |
1 |
||||
决策 程序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是否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预算支出调整是否履行相应手续。 |
1 |
预算支出符合申报条件的计1分,否则计0分。 |
1 |
||
1 |
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要求的计1分,否则计0分。 |
1 |
||||
1 |
预算支出实施调整履行相应手续的计1分,否则计0分。 |
1 |
||||
绩效 |
绩效 目标 合理性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
2 |
是否有绩效目标或工作任务目标(有计1分,否则计0分); |
2 |
|
绩效 指标 明确性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 |
3 |
目标明确、清晰(1分),目标细化(1分),目标可衡量(1分)。 |
3 |
||
资金 |
预算 编制 |
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有明确标准,资金额度与年度目标是否相适应。 |
3 |
是否经过科学论证、预算内容与支出内容是否匹配(1分); |
3 |
|
资金 分配 |
预算资金分配是否有测算依据,与补助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 |
2 |
预算资金分配依据是否充分(1分); |
2 |
||
过程 |
资金 |
资金 到位率 |
实际到位资金与预算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预算支出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2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68 |
预算 |
预算资金是否按照计划执行,用以反映或考核预算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
2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资金/实际到位资金)×100%; |
1.52 |
||
资金 使用 合规性 |
预算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2 |
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计3分,否则计0分。 |
2 |
||
2 |
资金实际支出与计划、合同规定或决算结果是否相符。相符计3分,否则计0分。 |
2 |
||||
2 |
符合专项资金规定用途的计3分,否则计0分。 |
2 |
||||
2 |
出现任何一例截留、挤占、挪用、虚列专项资金的,计0分;没有以上情况的,计3分。 |
2 |
||||
组织 |
管理 制度 健全性 |
预算支出实施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和业务管评制度对预算支出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4 |
已按相关要求制定或具有业务管理制度,财务(2分); |
4 |
|
制度 执行 `有效性 |
预算支出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4 |
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1分); |
3.5 |
||
政策 宣传 |
是否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公示宣传,包括室内、室外 |
5 |
有进行宣传,计5分,否则相应扣分。 |
3 |
||
产出 |
产出 |
实际 |
项目支出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支出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12 |
实际完成率=(实际产出数/计划产出数)×100%。 |
11 |
产出质量 |
质量 |
项目支出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支出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8 |
完成质量好,计8分; |
5 |
|
产出 |
完成 |
项目支出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较,用以反映和考核预算支出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5 |
按照实施方案按时完工,计5分; |
3 |
|
产出 |
投入 标准 |
亩均投入财政资金。 |
5 |
以项目所在地亩均投入财政资金为标准,低于等于要求得分;超过投入标准的,每超过1 个百分点扣0.1 分,扣完为止。 |
5 |
|
效益 |
经济效益(6分) |
新增粮 |
经建设前后比较,某一种或多种作物在项目区内单位耕地上增加的粮食产能。 |
6 |
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地块分析,估算不同代表作物的粮食(棉花、油料折算成粮食)及其他作物产能,根据建设前后对比,计算新增粮食和其他作物产能。 |
5.1 |
社会效益(6分) |
受益总 |
项目建设后,项目区内直 |
6 |
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文件,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地块调查,计算项目区直接受益的总人口数,与目标对比进行评价,根据计算比例乘以该项指标基础分得出评分。 |
5.1 |
|
环境效益(6分) |
节水灌 |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是否 |
6 |
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文件,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地块调查,计算项目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与目标对比进行评价,根据完成比例乘以该项指标基础分得出评分。 |
5.1 |
|
可持续性影响(6分) |
可持续性影响 |
项目支出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6 |
项目支出实施带来可持续影响计6分,否则相应扣分。 |
5.1 |
|
社会 满意度 |
受益群 |
项目建设后,土地权益人对项目建设的满意程度。 |
6 |
合格问卷调查样本量中,对该项目公众满意度的样本量≥95%(6分);85%-95%(5分);75%-85%(4分);65%-75%(3分);65%以下(0分)。 |
5 |
|
合计 |
|
|
|
100 |
|
86.1 |